<
t4b1小说网 > > 大红妆 > 大红妆 第101节
    白老爷锁了眉头,问道:“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的意思就是说咱们看走眼了。百卉堂和其余三家铺子,除了咱们知道的四位东家以外,还有一个,那个还曾经在咱们眼皮底下出现过,可惜咱们谁也没在意。”

    文老爷说到这里,顿了顿,从白老爷脸上看到了不耐烦,他便把想卖的关子又一次咽进肚子里,说道:“就是常到铺子里玩的那两个小女娃,其中那位小姐就是百卉堂第五位东家。你别瞪眼珠子,还有更让你吃惊的呢,这小女娃认识七少,还曾去过秦王府。”

    白老爷的眼珠子果然瞪得快要掉出来了:“六少爷就是因为这个,才到百卉堂当伙计的?”

    文老爷摇头:“非也,非也,六少爷去百卉堂的这些天里,那个小女娃刚好没有来过,但是昨天她来了,而且她的丫鬟也不知怎的,还和六少爷起了冲突,咱们的人就是看到她那丫鬟跑到另一间铺子去找姓王的那个东家告状,这才起了疑心,再找一间铺子的伙计打听了,才知道那小女娃的身份,据说他们是结义兄妹,一起来西安开的铺子。”

    白老爷这才松了口气,道:“让人盯着那小女娃吧,这兄妹五人来历不明,当兄长的四个咱们也都见过,全是练家子,原本只是防着他们加害六少爷,现在既然查出小女娃又认识七少和秦王府的人,这事就更复杂了。”

    文老爷又叹了口气:“所以说啊,老来得子没有好处,伤神啊!”

    “滚!”白老爷一声断喝,什么人啊,这不是往他心口上扎刀子吗?上个月他刚给自己的小儿子办了满月酒。

    同在西安的秦王府里,却是一片压抑。

    刚刚从京城传来消息,太皇太后要封宜宁郡主为公主,此刻封号还没定下来,但是太皇太后和皇后已经召见了几位勋贵家的夫人,这几位夫人家里都有和宜宁郡主年龄相当的公子。

    太皇太后不但要晋封宜宁,而且还要染指宜宁的亲事。

    正是因为她要染指宜宁的亲事,所以才要晋封宜宁。

    只要宜宁做了公主,她的亲事就不是秦王这个亲生父亲可以做主的了。

    秦王面沉如水,他只有两个孩子了,而且这两个孩子都是在他身边长大的。宜宁虽是庶出,可却是他唯一的女儿,又是自幼养在秦王妃身边,即使以后他再续了王妃,生了女儿,宜宁也是他的长女,他的掌上明珠。

    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在这场政治游戏里牺牲了,他不能再失去儿女了。

    “王爷,郡主一旦封了公主,就要进京谢恩,势必会被太皇太后留在身边,美其名曰祖孙情深,在宫里住些日子,王爷,您要早做打算啊。”一名幕僚说道。

    秦王默不作声,幕僚能想到的,他又有何想不到呢?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京了,上次进京还是给父皇奔丧,那次一别,他和两个儿子便成永诀。

    “王爷,郡主毕竟是女儿家,太皇太后除了用指婚的名义把她留在京城,也不会将她如何的。其实出嫁的女儿又有几个能时常回娘家呢?郡主嫁去京城,享公主之荣,无论是夫家还是驸马本人,都不会苛待于她的,对于郡主而言,无非就是换个地方享福而已。”另一名幕僚说道。

    秦王冷笑:“这么说来,太皇太后还是一片好心,为宜宁打算了?”

    那名幕僚怔了怔,连忙说道:“想来是太皇太后见到那些人头后,心里极为不适,想要找回为人母亲的面子,便想到了宜宁郡主,可是……”

    “不用说了,宜宁虽是女子,但是她是本王的女儿,和太皇太后的那些恩恩怨怨,是本王和她兄长的事,与她无关。本王决不会用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太皇太后的信任,呵呵,再说了,即使本王送上宜宁,太皇太后也不会信任本王,她也只不过是暂时杀不了本王而已。”

    书房之内落针可闻,秦王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耳边,直到秦王把话说完,先前的那位幕僚才反应过来,噗通跪倒:“王爷,学生糊涂!”

    第174章 嫁还是不嫁

    上一次周铮拒接圣旨,没要世子的封号,如果这一次宜宁再拒了公主的封号,这是违旨不遵。

    无论是宗人府,还是满朝文武,甚至是朝野上下,只要稍加引导,便不会说秦王不知好歹,而会认为秦王包藏祸心,轻视帝王,意在龙位。

    秦王挥挥手,让幕僚们全都退下。

    偌大的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按按眉心,闭目养神。

    册封公主的事已是迫在眉睫,这个公主是一定要封的,他无法改变。

    那么,就只有宜宁的婚事了。

    秦王的脑海里闪过一个身影。

    那孩子是他养大的,是他看着长大的,和宜宁亲如兄妹。

    如果宜宁有了婚约,对方又是定国公府,即使太皇太后有心阻止,也是无能为力了。

    可是这样一来,就把定国公府拉下水了。

    萧长敦又如何向太皇太后解释这些年来侄儿的下落呢?

    当年萧长厚死后,萧家二夫人就神志不清了,一天,她抱着年幼的儿子跑出了城,在城门口看到了萧长厚的人头,然后她就彻底疯了,抱着儿子跳下了悬崖。

    几天后,萧家人在崖下找到了被野兽啃食后的白骨。

    后来萧二夫人的娘家还曾到定国公府大闹一场,还去大理寺门前击鼓,状告萧长敦欺凌弟媳和侄儿,当时正值国丧,大理寺自是将此事压了下去,据说后来萧家拿了一万两银子,萧二夫人的娘家便偃旗息鼓,但从此后两家也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秦王想到这里,嘴边露出一抹微笑,如果太皇太后得知当年那个死在断崖之下的孩子没有死,会是什么表情?

    太皇太后和杨家恐怕早已忘记了萧长厚了吧。

    但是他周桓不会忘记,萧长厚是他的异姓兄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得知父皇病重后被太皇太后软禁的消息,他就带着他的军队离开了西安。

    他要闯宫,他要杀死那个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后!

    那时的他不如现在强大,论兵力论财力,他都比不上燕王。

    但是他无所畏惧。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父皇已经不在了,京城如同一个张开口的口袋,等着他和他的人落入圈套。

    杨家封锁了一切消息,在京蓟布下重兵,只等着他向陷阱一步步迈进。

    直到他的探子在京城的城门上看到了那颗高高悬挂的人头,他才感觉到了危险。

    他的好兄弟萧长厚用自己的人头阻止了他进京的脚步!

    给他的密信送不出来,除了萧长厚自己的人头,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注意和警觉,于是萧长厚就让自己的兄长亲手割下自己的头颅,送到太皇太后面前。

    萧长厚的人头在京城的城门上悬挂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朝廷终于将太祖皇帝驾崩的消息诏告天下,诸王进京奔丧,秦王才亲眼看到那高高悬挂的头颅。

    秦王站起身来,他在屋里来回踱步,他把小七视如己出,在心里是早就存了让宜宁嫁给小七的心思的。

    可是现在是不是太早了?

    一旦把宜宁与萧家七公子定亲的消息传到京城,十年来如同隐形人的定国公府萧家便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太皇太后和杨家会怎么做?

    秦王走出书房,外面春光明媚,繁花似锦。

    两名贴身内侍看到他出来了,不敢打扰,默默跟在后面。

    秦王走得很慢,他的心里如同万马奔腾,他漫无目的地在王府里走着,再抬头时,发现自己来到了王妃的院子。

    王妃早已不在了,如今住在这里的是宜宁。

    宜宁没在院子里,丫鬟说她去找沈姑娘玩了。

    秦王嘴角有了笑意,宜宁是真心喜欢沈家的孩子吧,以前只听说那些千金们想方设法往宜宁身边凑,可也没见宜宁主动去找谁玩的。

    沈家的孩子不错,只是心思太重了,不过宜宁和她在一起倒也挺好。

    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无忧无虑,富贵一生,可是他更希望女儿能够有主见有胆识有魄力,像秦王妃那样,做一个令夫君敬重的女子。

    这种敬重不仅是来自出身来自身份,更来自她的素养,她的行事风格。

    内侍引领着秦王走进秦王妃生前住的正院。

    这里曾经是秦王最熟悉的地方,自从秦王妃薨逝后,他就很少再来了。

    秦王妃的院子基本上没有动过,还和以前一样,院子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今年西安的春天比往年要暖和,院子里的几丛牡丹都已经盛开,姹紫嫣红,雍容华贵,光彩照人,一如秦王妃这个人。

    秦王妃生前很喜欢这几丛牡丹,有一次夜里刮大风,秦王妃半夜惊醒,心疼她的牡丹,大半夜披衣下床。

    那时的秦王妃双十年华,也如初绽的牡丹一般娇美。

    秦王妃离开的时候才刚满三十,那么美的一个人,到最后油烬灯枯,瘦得皮包骨头。

    她是思念两个儿子生生熬死的。

    秦王的视线模糊了,他还记得宜宁刚刚出生的时候,秦王妃高兴得不成,抱着小小的人儿给他看:“是位小郡主,是女儿呢。”

    可能是连生了三个儿子的缘故,秦王妃对这个侧妃所出的女儿视若己出,宜宁出生后不久就被抱到她的身边,丁侧妃既高兴又惶恐,小心翼翼地来问孩子哭闹会不会扰了王妃,王妃却告诉她,这个女儿是她生的,永远都是,这是改不了的,让她放下心来便是。

    丁侧妃并不受宠,在那之前,府里人并不把这位侧妃放在眼里,但是自从宜宁养在了王妃身边,府里上上下下便都知道,丁侧妃生的女儿不再是普通的庶女,她是王妃看重的女儿,是郡主。

    秦王缓步走进屋里,堂屋正中挂着一幅观音像,屋里的摆设也和当年一样,花瓶里的插着牡丹,香炉里用的香料也是王妃生前最喜欢的味道。

    秦王望着屋里的桌椅摆设,似乎又看到小小的周铮和宜宁在追逐打闹,秦王妃含笑望着一双儿女,时不时的提醒他们不要摔着碰着。

    秦王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175章 出家

    宜宁郡主约了沈彤去上次那个马场骑马。

    这是前一天便约好的,沈彤以为萧韧和周铮也会去,见面以后才发现只有宜宁郡主。

    “三哥和七哥去军营了。”春日的阳光照在宜宁郡主的脸上,她微微眯起眼睛,咧开嘴笑的时候,露出两颗小虎牙。

    “三哥去军营之前留下话了,除非是和你一起,否则不让我来这里骑马,所以我去找夫人说要出来,夫人就答应了。”宜宁郡主很得意,她才不会告诉丁夫人,是她一早就想和沈彤来骑马,所以才让三哥走时特意交待了的。

    王府里除了秦王,就是周铮说话最有用了,丁夫人当然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就去找秦王求证的。

    沈彤笑了,问道:“郡主喜欢骑马吗?”

    “以前只有一点点喜欢,但是那天看到你驯服火儿,我就特别特别喜欢了,彤彤,你好棒啊!”

    宜宁郡主说着,伸手去摸火儿的马鬃,火儿一个眼角子飞过来,宜宁郡主吓得又把手缩了回来。

    沈彤哈哈大笑,宜宁郡主委屈:“彤彤,你还笑,也不管管它。”

    火儿像是听懂宜宁郡主在数落它,朝着宜宁郡主瞪过来,马蹄子跺得哒哒响,随时就要飞起一脚踹过来。

    宜宁郡主气得大叫:“七哥的马和他一个脾气,被你带走了还不改。”

    沈彤一怔,萧韧的马?她很快就明白了,这家马场有萧韧的股份,火儿当然算是他的马了。

    但是不对,火儿四岁,而这家马场据说是三年前才开的。

    “火儿不是马场里繁殖的?”沈彤问道。

    “当然不是了。那年七哥带着几个人去了关外,回来时带回了火儿,那时的火儿还不到一岁,好看极了,就是不让人碰,后来开了马场,就把火儿养在马场里了。七哥可喜欢火儿了,三哥说他是把火儿当闺女养的,哈哈哈!”说到好玩的地方,宜宁郡主哈哈大笑。

    沈彤明白了,这座马场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当年依靠燕王的势力,在关外开马场的鞑子。

    难怪这几年西北出现在了多座马场,原来当年那些人转投了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