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4b1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四合如意 > 第171章 期望
    中年男子说完话,身边的管事立即给他斟茶。

    “您说的是,”管事道,“到底……就是一桩买卖。”

    文老爷在这里坐了一个多时辰,就听着外面的秀才们说话,当秀才们争论文稿的时候,他还会捋着胡须轻轻点头。

    母亲过世之后,他丁忧回乡守丧,一直大门紧闭甚少出门。对外面的事不闻不问,不是因为他太过偏激,而是不想为那些事扰了心境,就想清清静静为母亲尽孝。

    三年守丧结束,他也并不着急,更没想四处走动,争取早些回朝廷任职。

    他是半个月前突然收到朝廷的文书,让他正旦之后归京,从前的同僚和友人得知消息,纷纷写信给他,盼他早些上任。

    离开家中草庐,他就直奔大名府,一来是躲避有人频频造访,二来这里也是他曾居住的旧地,而且北京大名府是陪都,在这里能听到些朝廷的消息,又不会离朝廷太近。

    他没知会任何人,只带着一个老奴一路往大名府而来,沿途在坊间打听些许消息。

    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亲眼看看大梁朝廷三年有什么变化。

    北方战事虽然停了,但许多地方仍旧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他六七年都留任北方,见到这种情景,心中感慨万千,只希望重回旧地为官,为北方百姓做些事。

    他那低沉的情绪,直到大名府才缓和了些。大名府比他想的要繁华,城内坊、市打开,百姓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有点国泰民安的意思。

    尤其是一早有人走街串巷的卖水,那蒸腾起来的热气、沿途叫卖的声音,给这府城增添一份烟火气。

    文老爷还特意叫了洗面汤,从卖热汤的小贩口中得知大名府有了一种小报。

    拿到小报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先是看到那一行有些熟悉的字迹,那像是王相公长子的字迹。

    顾不得别的,他立即让管事出去打听。

    得知王相公的长子没在大名府,但与王晏亲近的贺檀和童子虚都在这里落脚。

    虽然尚不清楚王家有没有插手这小报,心底里却已经对小报更重视几分。

    反反复复将小报看了几次,文老爷觉得这确实是有些东西,而非一时玩闹之物。

    只是一张纸而已,他就对最近大名府发生的事知晓的七七八八。尤其是那价钱低廉的佛炭,当记宝德寺一功。

    还有那花银钱印刻小报的谢娘子,也是个有思量的女子。

    他动了心思将小报带入京中,也许在别人看来民间的刻印登不上大雅之堂,却对坊间百姓格外有用处。

    不是邸报,却又解读朝廷下发的政令,更多的文章写的都是大名府与百姓有关的事,用的文辞并不繁复,容易口口相传。

    这是个好东西。

    本来文老爷对小报有极大的期望,今天听说杨家事,立即给他泼了一盆冰水。他忘记一点,有些事究竟不能像想得那般……小报是人所写,那一定会有偏颇,难免有人利用它来获得利处。

    若是弄不好,传出去之后弊大于利。

    文老爷正想着,就听外面传来声音。

    “谢大娘子来了。”

    文老爷立即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佛炭和小报都与谢大娘子有关,她身上的案子也格外离奇,一个差点就被害死的女子,却在大名府搅起了这般动静。

    文老爷有心探知一二,于是站起身走到门口撩开帘子向外看去。

    早就听说了谢大娘子的年纪,可是当看到那么一个年轻、清丽的面孔,还是让文老爷有些惊讶。

    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女子,穿着一身寻常的衣裙,神情却大方、沉重,一双眼睛也格外的清亮。

    在场的秀才纷纷起身互相见礼。

    谢玉琰看向左尚英:“家中出了些事,我来晚了。”

    “是我们来早了,”左尚英道,“娘子不用在意。”

    站在左尚英身边的柳二郎仍旧怔愣着,目光落在谢玉琰脸上半晌都没能挪开,被左尚英碰了碰才回过神,不过也忘记了说话,只是再次躬身。

    惹得左尚英不禁发笑,他还没见过柳二郎这般模样。

    于妈妈搬来凳子让谢玉琰坐下。

    谢玉琰也没有二话,大大方方落座,看向众人,仿佛很习惯这般与外男交谈。

    “这次是来商议小报的事。”

    众人纷纷点头。

    谢玉琰道:“书铺那边说,大家提议给小报涨价?”

    几个秀才点头。

    左尚英道:“一份六文钱委实太少了,卖出一份至少赔十文,卖的越多赔的越多。我们都觉得大娘子涨一涨,不说能赚钱,至少拿回本钱。”

    “是要涨一些,”谢玉琰道,“但要等到合适的时候,不是现在。”

    众人看着谢玉琰,等着她的下文。

    谢玉琰接着道:“小报毕竟是新兴起来的东西,卖的太贵不利于传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更多人看报,而非用它来赚银钱。”

    柳二郎抿了抿嘴唇,抬头去看谢大娘子:“那……什么时候才是合适?”

    大约是觉得自己说的太生硬,柳二郎急着解释:“我的意思……是要早些准备。”

    谢玉琰却不在意,眉宇舒展,向柳二郎点点头:“譬如现在大家习惯早晨起来用热水、喝熟水,等大家每日都想要找大名府小报来看,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热闹。”

    “那得亏不少银钱。”严秀才道,他正想着要如何将心中思量的说出来,就听谢大娘子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家是怕我拿出的银钱不够,哪日小报会办不下去?”

    被说中了心思,众人纷纷点头。

    谢玉琰微微一笑,“这个不用担心,我拿出了银钱压在书铺,无论发生什么事,至少那边的银钱够用三个月。”

    “再说,小报赚钱,未必要加价去卖。”

    这个众人就不明白了。

    “只要看得人多了,就不愁没银钱刻印,”谢玉琰道,“这个现在说也没用处,大家只需要记得一桩事,将小报的文章写好,尤其不能失实。”

    说到这里,谢玉琰微微一顿:“就像这次杨家的事,大家要如实去写,不要有半点偏颇。”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就连文老爷也露出意外的神情。

    “怎么?”谢玉琰环看众人,“大家以为我会仗着小报东家的身份,让大家编造文章吗?”